原文由跳转后的合作网站提供       更新时间:2021-06-08 04:58:08
作者:
摘要:
老子曰: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必须要在历代圣贤的思想中提炼出道(精神),大道才能化生具有现实意义的哲学,对时代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颜回与仲尼的对话,主要精华思想就是“若一志”,换句话说就是专一,从散乱到专一。老子云“得其一万事毕”。能得一者,可掌控万化枢纽,这才是真正的“无为无不为”道家思想的精华在于以简驭繁,万事万物也是如此,越高级的越简单,西方思想中也标榜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the simplest, the best)。只是他们的分析式思维方式,决定了这样的思想永远只能成为理想。因为,缺了“道”。师云:“人生难得,中土难生。”把庄子的“心斋”读懂了,“抱朴守真与心灵环保”也就说明白了,从理论(道理)到方法(道路),尽在其中。 道教的教理教义主张清静无为,然而大多数人曲解了老子“无为”的思想。在这里把他称为先天“无为”,这也就是哲学上称作的“本然”状态,本来就是如此。佛家六祖慧能所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可以很形象的来表现老子的先天“无为”。老子云:圣人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这说的是圣人时时处处安住本然。列子云“形动神不动”,重阳祖师云“身如藕根,心似莲花,根在淤泥而花在虚空矣”,金刚经云“无所住而生其心”。只是在后来人们口口声声标榜的“无为”,却偏离了老子的原意,以至于不少人把无为看成了消息退避的代名词,这也给道家以及道教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这里就涉及到了另一种“无为”,笔者把它称为后天“无为”,老子云“有无相生”,这种无为是针对“有为”而产生的,这就是哲学上所谓的“二”。有一句话说,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合乎于道理,道理就可以被言说,可以被分析,冲撞,于是就有是非,矛盾。这是西方哲学的最高点就在于此。爱因斯坦的和老子的相对思想是截然不同的,一方面讲的是对立相望,另一方面讲的是如何来调和相冲,故《易》云“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对于道的流程描述为“大,远,逝,返(反)”。东方思想和西方思想比较就是多了一个“反”。“返(反)者,道之动”。一边是追求完美,死而后生;一边是适可而止,留有余地。没有道的作用,就无法返回先天。就无法见到真“素”。元始天尊说褐曰“视不见我,听不得闻,离种种边,名为妙道”。而现在的人,却把这认作是轮回中的种种形象。见到了素,也就是法身归位的时候,这是先后天的交融,也是返朴归真。 素即一,就是先天大道。只有明白了素的含义,才能在实际生活中以“淡”作为参照,来“抱朴”,只有这样的行为,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朴是道的表情,越来越淡,方入了真道。理明了,方法很简单。慧能的褐子虽究竟,但容易让人走入误区,神秀的褐子却是方法。“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老子以最简单的话语道出“涤除玄览,能无疵。”道家最讲实际功夫,用老子的一句话来概括“知其白守其黑”,一切要从根本入手,守黑才是通往贞白的道路。
阅读:788
下载:0
文献分析
关键词
关键词热度
英文
相关文献总数   299232
(/次)
(/年)
文献信息
会议名称 第二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 会议地点 西安
作者 邹通玄 
会议召开年 2011 会议文集 第二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页码 756-758 总页数 3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会议信息
第二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
214
0
0
召开年 2011 召开地 西安
出版时间 2011-10
会议文集 第二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相关会议
平台正在获取相关资源
  • 热门期刊
  • 最新期刊
  • 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