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由跳转后的合作网站提供       更新时间:2021-06-08 04:58:08
摘要:
三藏法师玄奘于六四九年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下《心经》),因为得益于汉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卷)(以下,《大般若经》)的巨大帮助,从而得以迅速广泛地渗透到了唐代社会的各个阶层.随着玄奘译《心经》的出现和盛行,不仅仅是对于初期禅宗,并且对于当时中国佛教的各个宗派都带来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唐代社会的广大民众迫切希望佛教各派的高僧们能够从佛教思想的层面上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为什么《心经》会具有如此巨大的效能.笔者认为,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才促使了众多《心经》注疏的层出不穷.本文就是以禅僧的《心经》注疏为主要资料,来尝试探讨初期禅宗对于《心经》所表现出的独特应对.
阅读:393
下载:0
文献分析
关键词
关键词热度
英文
相关文献总数   299232
(/次)
(/年)
文献信息
会议名称 2013年第一届慈宗国际学术论坛 会议地点 香港
作者 Cheng Zheng 程正 
会议召开年 2013 会议文集 2013年第一届慈宗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
页码 476-485 总页数 10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会议信息
2013年第一届慈宗国际学术论坛
65
0
0
召开年 2013 召开地 香港
出版时间 2013-08-23
会议文集 2013年第一届慈宗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
相关会议
平台正在获取相关资源
  • 热门期刊
  • 最新期刊
  • 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