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 问题的提出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这个传统的定义,几乎从来没有人怀疑过。然而,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上也肯定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种非物质形态的东西,只能寓于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之内。比如:工人的技术只能寓于他人体之内;就劳动工具来说,即使是笨拙的镰刀锄头,其中也包含着铸铁锻造技术,但这些技术也只能寓于工具之内而不能独立自在;任何科学技术不能与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独立并存。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这种矛盾的产生给我们启发:传统的生产力观需要重新心考。
推荐文章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模型及其与传统模型的对比分析
生态足迹
净初级生产力
生物承载力
生态盈亏
均衡因子
传统实践观批判
实践
质疑
同一性
意义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生产力
思想政治工作
生产力
包装要着力丰富先进生产力的内涵
包装产业
以人为本
先进生产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统生产力观质疑
来源期刊 学术评论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非物质形态 锻造技术 机械动力 全国科学大会 社会生产 生产时代 社会结合 生产形式 人类社会 观从
年,卷(期) 198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F2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物质形态
锻造技术
机械动力
全国科学大会
社会生产
生产时代
社会结合
生产形式
人类社会
观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术评论
双月刊
35-1313/C
16开
福州市柳河路18号
34-8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39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222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