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稻幼苗在营养液中培养19天,培养液分别含Mn 0.32;1.0;3.2;10,32和100ppm,试验设施硅(50ppmSiO_2)与不施硅两种处理。在施硅处理中,生长在含Mn1.0—32ppm的培养液中的植株,其茎叶干重,高于生长在含Mn0.32ppm的培养液中植株。与之对应的不施硅处埋,其茎叶干重随培养液中Mn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与不施硅植株相比,施硅植株茎叶含硅极高(约12%SiO_2),各种锰水平的培养液中,不施硅植株的茎叶硅含量很低(约0.1%SiO_2),植株的蒸腾率高于各种锰水平下施硅植株的蒸腾率。施硅使根系锰含量增大,茎叶含锰量降低。在高锰水平的培养液中,施硅的根系锰增加量不如茎叶中锰的减少量显著。随着组织中锰的浓度增至3,000ppm左右,施硅植株茎叶干重有轻微的增加,不施硅植株茎叶干重则略有降低。由锰毒引起的棕色坏死斑点出现,逐步由下部向中部叶片发展,然后发展到上部叶片。含锰约大于2,000ppm时,不施硅植株上的中部叶片有棕色坏死斑点出现,含有更高锰浓度(约3,000ppm)。的施硅植株,其叶片则无此疾状。茎叶和根系两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都随培养液中锰水平的提高而增大。植物组织中锰含量相同时,施硅植株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略低于不施硅植株。对于过氧化物酶具有相似活性的植株,不施硅植株中部叶片可观察到棕色坏死斑点,而施硅植株却不会出现此疾状。Si和Mn都不影响离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研究表明,供硅能减轻水稻锰毒,其原因不仅是由于降低了植株锰的吸收,同时也增强了植物组织内部对过量锰的忍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