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研究了 pH 时三种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和植物有效性的影响。将土壤 pH 调至7.0、6.0和4.5,然后连续提取 Cd、Zn、Pb 的五种化学组分: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有机态和残余态。种植菜豆研究土壤 pH 改变后不同化学形态的重金属含量变化对植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 改变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化学形态的变化,在低 pH 时尤其明显。当土壤 pH 从7.0降至4.55时,交换态中的 Cd、Zn、Pb 增加,与碳酸盐结合的 Cd、Zn、Pb 减少,同 Fe-Mn 氧化物结合的则略有降低,而有机态和残余态中的金属量不变。虽然菜豆中金属浓度随土壤 pH 降低而增加,但干物质产量是有限制的,因此菜豆对金属吸收总量几乎相等。不管 pH 如何变化,在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中,菜豆对三个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率是相同的。
推荐文章
改良剂对Pb污染土壤中Pb形态及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Pb污染
Pb形态
改良剂
土壤修复
绿化植物废弃物对土壤中Cu Zn Pb和Cd形态的影响
Cu
Zn
Pb
Cd
灰潮土
黄泥土
绿化植物废弃物
形态
微生物对土壤Cd Pb和Zn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印度芥菜
植物修复
活化
钝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H对污染土壤中Cd,Zn和Pb的化学形态及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土壤学进展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土壤 污染 植物 CD ZN PB
年,卷(期) 199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X5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
污染
植物
CD
ZN
PB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学进展
双月刊
0254-010X
32-1120/P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3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