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古陶瓷科学研究最新发现距今近千年前的辽代,我国陶瓷工匠已经使用硼替代和铅作陶瓷硫璃釉的熔剂原料,这无疑填补了中国陶瓷史和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史研究的空白;铅有毒,硼对人体无害,采用天然硼砂来代替铅配制低温琉璃釉在没有科学分析手段的辽代无凝是一项重大发明,北京辽代硼釉的发现证明,我国是最早发明SiO2-B2O3-R2O(RO)系统低温釉的国家,比国外出现硼硅酸盐珐琅釉早500多年,可是这一项古代科技成就
推荐文章
江西于都琉璃釉资源评价
琉璃釉
天然资源
工艺特征
浅谈推行代建制的重要意义
代建制
范围
内涵
作用
意义
浅谈发展智能电网的重要意义
低碳高效
节能环保
传统电网
智能电网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初中
体育教学
意义
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辽代琉璃器上发现硼釉的重要意义
来源期刊 上海硅酸盐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北京 辽代 琉璃器 硼釉 古陶瓷 陶器
年,卷(期) 199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8-170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174.7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北京
辽代
琉璃器
硼釉
古陶瓷
陶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硅酸盐
季刊
31-1236/TQ
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9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