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声名鹊起的东欧流亡作家昆德拉,曾经不经意地说过三个字:"在路上"。不是徘徊于幽径,不是信步于长廊,一个老人接受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永远迈步在旧进的路上,使之散发出非凡的哲理光芒。他叫徐天祥,是天津无缝钢管工程总指挥,一纸任命书把他从天津市建委副主任的位置推向了另一个新的起点。这个起点之下,铺排着一大片黄土,一大片砂石,这就是无缝钢管工程所在地李庄子。工程之初,他提出了"到现场去"的口号。带领工程各级领导,长期亲临一线指挥。轰鸣的战鼓惊醒了千年的黄沙,灯火通明成了李庄子昼夜不泯的风景。位于李庄乡境内,津塘公路两侧(北侧为生活区,南侧为厂前区和主厂区),面积为3.4平方公里的"大无缝"工地,自1988年8月起,就成了徐天祥魂牵梦萦的一方热土。这里的苇地、稻田、水渠将在他的指挥下,变成一座现代化大型钢管企业,这里悦耳的蛙声亦将变成机器狮吼般的轰鸣。那时候,大大小小30余个施工单位6000余人的施工队伍已相继开进,昔日羊肠小路已被一块块新垫的黄土所覆盖。徐天祥就踩在这片沟壑交织、凹凹凸凸的黄土上,望着大无缝工程的三通一平如脱缰之马,狂奔疾驰。老人那年66岁,仍然不停息,仍然在路上。"务实、求是、严细、高效"这八个字是徐天祥对整个工程实施提出的指导性要求,而他自己则不断重复着到现场去的规范性动作,为这八个字作出了最好的诠释。1991年3月,工程进入百日会战的高潮阶段,68岁的徐天祥依然和年轻的领导者们一起,日夜忙碌在施工现场。长期过度的疲劳拖挎了他的身体,心肺病、肠胃病等疾病时时困挠着他。张立昌市长来到工地,曾动情地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