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山地的垂直气候带。各山地垂直气候带(地带、亚地带)均围绕山体成条带状连续分布,构成垂直带谱。垂直方向的千湿气候地带(亚地带)的数目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大兴安岭中、北段有六个干湿气候地带(亚地带),在南段减少为四个,在阴山、贺兰山只有三个。相对湿润地区山地垂直气候带较为复杂,相对于干旱地区山地垂直气候带较简单。这与我国温带地区水分条件由东向西变干有关。坡向之间热量类型数目存在差异,出现高度不一致。对夏季风的迎风坡一侧,热量类型多,变化幅度大。背风坡一侧则相反,这是山体不对称造成的。植被和土壤是气候垂直带划分的重要指标,它们与气候的关系有时并不是简单对应的,而
推荐文章
赣南脐橙种植气候区划
脐橙
种植
气候区划
浅析农业气候区划方法
农业气候区划
目的
原则
方法
阿荣旗气候区划研究
区划的原则
因子确定
分区结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候类型与气候区划
来源期刊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垂直气候带 气候区划 气候类型 贺兰山 大兴安岭 方法研究 干旱地区 地带 干湿气候 夏季风
年,卷(期) 199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
页数 1页 分类号 P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垂直气候带
气候区划
气候类型
贺兰山
大兴安岭
方法研究
干旱地区
地带
干湿气候
夏季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季刊
1672-710X
11-5179/P
大16开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