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刊从今年第一期起,将陆续开辟若干新的栏目,为使我刊更加贴近杂技界实际,贴近社会生活实际,从而使刊物面貌在新的一年里,不断有所改观,有所长进。《杂坛争鸣》就是其中所增栏目之一。凡是杂技界共同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在杂技艺术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带有普扁性问题,都可以在这个栏目中展开讨论,以求在争鸣中取得若干共识。本期发表赵维宗同志的杂技艺术《大众化的回归》一文,为本栏争鸣文章,开了一个好头。赵文就经历了几十年发展的"舞台杂技"所出现的"一花独放"局面,对它的利弊得失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指出,由于舞台、剧场本身条件限制了杂技其他品种的发展(如限制了高空节目、驯兽马戏节目和丑角滑稽节目等的发展),长此下去,使杂技发展的路子越走越窄了。那末今后中国杂技发展出路何在呢?作者提出,出路应从杂技发展自身规律、杂技固有特性中去寻找,杂技应当采取更有利于接近观众的形式,应该最大限度地朝大众化方向"回归"。今后杂技艺术应更多着眼于面向广场、面向大蓬这种形式发展。作者还针对目前"舞台杂技"中一味盲目追求"外包装"提出了异议。我们认为,赵文所阐明的一系列问题和观点,并不一定都很全面、完备,但是从赵文的立足点看,却是从未来中国杂技发展战略角度来审视和考察问题的。就这一点而言,确实应当引起我国杂技界的关注。当前,我国杂技界面临着市场竞争、生存发展等种种方面的挑战,而且我们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在新世界面前,中国杂技走向何处?这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课题。对这样重大的课题,我们杂技界同行们应作何回答呢?是心中有数,还是心中无数;是拓宽前进道路,走自己的路,还是盲从地随大流跟着"风"跑呢?要弄清这些带有战略性的问题,我们确实要下一番功夫,作一番努力,反复实践和
推荐文章
浅谈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与创造
杂技艺术
发展
创造
民族文化生态背景下杂技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民族文化生态
杂技艺术
发展
杂技艺术表演教育形式探讨
杂技艺术
教育
基本功
浅议大众化基础教育
大众化教育
基础教育
教育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众化的回归——试谈杂技艺术发展的走向
来源期刊 杂技与魔术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杂技艺术 艺术发展 回归 舞台 观众 生存发展 争鸣 走向 参与意识 审美情趣
年,卷(期) 199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J82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技艺术
艺术发展
回归
舞台
观众
生存发展
争鸣
走向
参与意识
审美情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杂技与魔术
双月刊
1003-630X
11-1184/J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中国文艺
2-35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