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早在商周时期,在金属上施以錾刻技术就已产生,如北京故宫收藏的西周"三年(?)壶"上,就錾刻着精美的线条。战国时期的"(妾子)(次虫)圆壶",在其腹部的两道弦纹间,刻有铭文59行、182个字,篆法潇劲自如,可看出錾刻技法已经相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旧京一绝——刻铜
来源期刊 民主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商周时期 技艺 战国时期 北京故宫 技法 作品 墨盒 艺术珍品 金属 技术
年,卷(期) 199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2
页数 2页 分类号 J32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商周时期
技艺
战国时期
北京故宫
技法
作品
墨盒
艺术珍品
金属
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民主
月刊
1003-1936
11-2600/D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61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4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