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64年7月,我国水稻研究方面发生了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湖南省黔阳农校教师袁隆平在地里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水稻。尔后,经过10多年的努力,他和他的助手们终于育成了轰动世界的"籼型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是生物遗传的普通现象,也是改良作物品种、提高作物产量、改进品质、增强抗性的一条重要途径。自从三系杂交法创立水稻经济杂交体系以来,全国水稻产量大增。袁隆平也因之被尊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然而,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利用已整整20年了,但推广面积仅1.6~1.8亿亩,只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3。这是什么原因呢?70年代初,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陈建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大突破:无融合生殖杂交稻
来源期刊 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无融合生殖 杂交稻 杂种优势 中国杂交水稻 重大突破 研究与利用 水稻生产 雄性不育水稻 水稻产量 中国农业科学
年,卷(期) 199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7
页数 2页 分类号 F326.1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桂峰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融合生殖
杂交稻
杂种优势
中国杂交水稻
重大突破
研究与利用
水稻生产
雄性不育水稻
水稻产量
中国农业科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村农业农民
半月刊
1003-6261
41-1026/S
河南省郑州市政一街5号
36-50 36-150
出版文献量(篇)
1408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