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1987—1994年,本院收治钩端螺旋体病400例,死亡17例(4.35%)。本文就此17例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均系农民。男11例,女6例。每年洪水后发病住院,7月1例,8月10例,9、10月各3例。发病3天内人院8例,4天4例,5天5例。均被基层医院误诊,8例(47.05%)转院。本院亦以“发热待查”(4例)、肺炎(3例)、感冒(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2例)入院(占58.82%),8例(47.05%)转科。
推荐文章
江油市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原因研究
自然疫源性疾病
钩端螺旋体病
传染源
2002-2006年宜宾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特征
温江县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原因
自然疫源性疾病
钩端螺旋体病
传染源
2001-2010年峨眉山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分析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特征
防控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钩端螺旋体病引起死亡的17例原因分析
来源期刊 宜春医专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原因分析 氢化可的松 青霉素钠 脑垂体后叶素 去甲肾上腺素 征出血热 氟米松 病死率 高安市
年,卷(期) 1996,(Z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4
页数 1页 分类号 R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树雄 6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钩端螺旋体病
原因分析
氢化可的松
青霉素钠
脑垂体后叶素
去甲肾上腺素
征出血热
氟米松
病死率
高安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宜春医专学报
季刊
1009-4024
36-5031/R
16开
江西宜春中山西路247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9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