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提高小儿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治水平.对30例小儿急性坏死性筋膜炎进行了分析.仪3例有臀部肌注史(10%),26例病变部位在腰背及臀部(86.7%).18例有长期仰卧史.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脆弱杆菌)等混合感染.极早多处切开引流,二期反复清创,大量3%双氧水液冲洗以提高组织的氧化还原电位差(Eh)及选用高敏感的抗菌素和支持疗法是治疗的关键.27例痊愈出院(90%),2例皮肤缺损大行植皮术、随访无功能受限,1例筋膜广泛坏死致全身衰竭而自动放弃治疗.2例换药时重复菌培养发现继发性绿脓假单胞菌感染.病程最长42天,最短13天,平均27.5天.发病原因及发病部位于成人不同,局部受压及患部污染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广泛性筋膜坏死毒素吸收及扩创打击易导敛患儿全身衰竭.多种细菌协同作用所引起的小儿软组织感染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推荐文章
3例颈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
颈部
脱疽
穴位注射
疼痛
护理
护理
生肌玉红膏治疗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临床报告及护理体会
生肌玉红膏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
治疗
护理体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儿急性坏死性筋膜炎
来源期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坏死性筋膜炎 小儿 感染
年,卷(期) 1996,(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7-2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2
字数 21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3-3006.1996.04.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源 青海省儿童医院外科 4 20 2.0 4.0
2 张慧玲 青海省儿童医院外科 4 20 2.0 4.0
3 张绍锦 青海省儿童医院外科 1 9 1.0 1.0
4 易扬 青海省儿童医院外科 1 9 1.0 1.0
5 高易均 青海省儿童医院外科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51)
199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坏死性筋膜炎
小儿
感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月刊
0253-3006
42-1158/R
大16开
武汉市胜利街155号
38-1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00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3763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