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刘天龙是山东省曹县位湾镇王泽铺的青年农民。1995年春天,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在哥嫂的帮助下,投资5万元,创办了我国首家"苍蝇农场"。他勤奋苦学,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摸清了蝇、蛆的生活习性,还拜访了国内几位知名昆虫专家,很快投入批量生产。由于蝇蛆生产周期短,繁殖速度惊人,饲料来源丰富,采取蛆粉养猪,猪粪养蛆的循环生产模式,当年就生产干蛆11.7吨。但由于当时人们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他虽然拿着权威机构的关于蛆蛋白超过进口鱼粉的报告单跑遍了周围5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刘天龙养蝇蛆发大财
来源期刊 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蝇蛆 进口鱼粉 天龙 生产模式 青年农民 生产周期 传统观念 山东省 苍蝇 批量生产
年,卷(期) 1997,(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2
页数 1页 分类号 F32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蝇蛆
进口鱼粉
天龙
生产模式
青年农民
生产周期
传统观念
山东省
苍蝇
批量生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村农业农民
半月刊
1003-6261
41-1026/S
河南省郑州市政一街5号
36-50 36-150
出版文献量(篇)
1408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