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采用去除法对高原鼢鼠种群繁殖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未受干扰的种群内有50%的雌性成体不参与繁殖,其平均胎仔数3.4只,种群受干扰后其成体鼠的比例下降,幼体鼠的比例相对提高,繁殖鼠的比例和平均胎仔数均相应增加,随着干扰程度的加剧,其繁殖力也明显增加.土壤硬度和杂类草生物量决定了高原鼢鼠的种群密度,而种群密度是影响繁殖力的主要因素,未受捕食干扰的种群其数量接近于环境容纳量,由于密度作用使其繁殖力较低,而在捕食干扰的种群中由于密度降低,种群内压力减少,使种群的繁殖力增加.
推荐文章
一种复方避孕药物对围栏内大仓鼠种群繁殖力的影响
左炔诺孕酮
炔雌醚
大仓鼠
不育控制
温度对蜘蛛繁殖力和实验种群的影响
蜘蛛
繁殖力
实验种群
温度
饲料营养对奶牛繁殖力的影响
奶牛
饲料营养
繁殖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捕食干扰对Myospalax baileyi种群繁殖力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高原鼢鼠 捕食干扰 种群繁殖力
年,卷(期) 199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18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1998.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万红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19 386 11.0 19.0
2 周文扬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12 209 8.0 12.0
3 王权业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3 110 3.0 3.0
4 樊乃昌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7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140)
193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7(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8(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原鼢鼠
捕食干扰
种群繁殖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