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武昌蛇山下有个武昌洞。这条沟通蛇山南北市区往来的交通要道,从清末开凿,民国崩塌和修复,到解放后扩建,经历了近一百年的历史。一、武昌洞兴建的由来明朝末年,封建王朝摇摇欲坠,想借助“风水”迷信,以为凿断龙脉,便可以保住江山。于是分别在武昌蛇山楚观楼脚下和汉阳龟山铁门关去上除石,开凿山洞。在武昌开凿的山洞,因在武昌长街楚观楼(也称南楼、鼓楼,今武昌解放路司门口跨线桥处)脚下,而得名“鼓楼洞”(此洞毁于1936年扩建长街马路时)。此洞的开凿,并没有保住明朝的江山,倒是大大方便了武昌的交通。到清末,由于武昌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力车、马车和轿子的剧增,加之鼓楼洞宽不过二米,仅只能容纳一辆马车或人力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武昌洞百年史话
来源期刊 湖北文史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武昌城 百年史 车行道 武汉市 路面标高 挡土墙 黎元洪 钢筋混凝 修复工程 柏油路面
年,卷(期) 199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1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K29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武昌城
百年史
车行道
武汉市
路面标高
挡土墙
黎元洪
钢筋混凝
修复工程
柏油路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文史
半年刊
16开
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85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9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