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根据电化学治疗肿瘤的机理,讨论了电极间pH梯度场及电流密度分布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导出了电极最小有效治疗电流密度的计算公式,进而由电极针上应该通过的最小有效治疗电流的公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电化学治癌时在电极间建立必要的pH梯度场所需要的时间和癌细胞死亡的平均半衰期,导出了电化学治癌所需要的有效治疗时间和有效治疗剂量的计算公式.这样本文就为临床治疗中确定有效治疗电流和有效治疗剂量的大小,为选择电极间距等提供了一种理论根据.
推荐文章
电化学疗法对肿瘤治疗的影响
电化学 淋巴瘤,B细胞 电穿孔 肿瘤治疗方案
电化学疗法治疗肿瘤护理体会
电化学疗法
实质肿瘤
护理
电化学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电化学
肝肿瘤
血管瘤
治疗学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肿瘤
肿瘤标志物
电化学传感器
纳米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肿瘤电化学疗法的主要治疗电参数的计算
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电化学疗法 电参数 电流密度 剂量 计算
年,卷(期) 1998,(1)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医学信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3
页数 8页 分类号 R318.6|R730.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8021.1998.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骏业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2 13 2.0 2.0
2 郭青苔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化学疗法
电参数
电流密度
剂量
计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0258-8021
11-2057/R
大16开
北京东单三条9号
82-7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55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