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藻类和不同的粘土颗粒均使藻类与粘土颗粒的凝聚沉降发生变化.在18小时内与高岭土颗粒的凝聚沉降,铜绿微囊藻达78%,形成大而疏松的凝聚颗粒;小球藻达到65%,形成小而致密的凝聚颗粒.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的藻类与粘土颗粒间结合方式不同.在18小时内与小球藻的凝聚沉降,皂土的55%远不及高岭土的80%.这种差异性取决于粘土颗粒表面负电荷量大小.结果还表明,溶液中[Cu2+]浓度超过10-5mol后,加快了小球藻与高岭土的凝聚沉降,使80%以上的小球藻和高岭土在不到10分钟内即凝聚沉降.而且,[Cu2+]的这种促进作用与其加入顺序有关.在浓度为1×10-5mol的[Cu2+]培养液中生长24小时后的小球藻可在3小时内全部与高岭土凝聚沉降,形成细密颗粒;而在同浓度的[Cu2+]与小球藻和高岭土同时混合后,虽然也能迅速完成凝聚沉降,但少量藻细胞始终处于自由悬浮状态,且形成的颗粒结构疏松.这是因为不同的混合过程中颗粒凝聚的机制不同.本文在最后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利用藻类与粘土的凝聚沉降治理水体污染,但需要进行大量的野外研究.
推荐文章
利用啤酒废水培养普通小球藻生产微藻生物质和油脂
普通小球藻
啤酒废水
微藻
生物质
油脂
丙酮对小球藻和水华微囊藻的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丙酮
小球藻
水华微囊藻
生长效应
叶绿素
铜绿微囊藻和普通小球藻在不同pH下生长特性及竞争参数计算
铜绿微囊藻
普通小球藻
pH
生长特性
竞争参数
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
铜绿微囊藻
小球藻
温度
光照强度
pH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普通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与粘土颗粒凝聚沉降行为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 铜绿微囊藻 粘土颗粒 凝聚沉降
年,卷(期) 199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5-206
页数 2页 分类号 Q9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鸿兴 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 7 59 4.0 7.0
2 罗岳平 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 3 24 1.0 3.0
3 谭智群 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 2 0 0.0 0.0
4 王元香 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 3 10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普通小球藻
铜绿微囊藻
粘土颗粒
凝聚沉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半月刊
1005-8923
11-3501/N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6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