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水分关系、光合特性、穗部性状及产量等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小麦超大穗和分33的产量高于常规品种小偃6号和长武131,但不及后得抗旱。高产和抗旱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其高产的主要原因在于光能利用率高,光合面积大、光合时间长。
推荐文章
不同基因型小麦变水处理的产量效应研究
水分亏缺
复水
基因型小麦
产量效应
低磷胁迫条件下小麦光合特性的基因型差异
小麦
磷利用效率
叶绿素含量
ATPase活性
RuBP羧化酶活性
低磷胁迫
烟草不同基因型的光合特性研究
基因型
烟草
光合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干旱逆境下不同基因型小麦水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比较
来源期刊 小麦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 抗旱性
年,卷(期) 199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秧秧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9 437 6.0 9.0
2 张岁岐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116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分胁迫
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
抗旱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小麦研究
半年刊
16开
山西省临汾市幽并街33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