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Linnaeus (1758, 1764,1767) 将产于南美的蜡蝉laternaria和产于中国的蜡蝉candelaria 分别描记于 Cicada、Laternaria 和 Fulgora 三个不同的属下,由此产生了命名学上的一个问题.一些学者将 candelaria 及东洋区的相关种类归为 Fulgora 下(如 Distant, 1906, 1916; Baker, 1925);而另一些学者则将laternaria 及新热带区的相关种类归于 Fulgora 下(如 Metcalf, 1947).这一问题直到1954年经国际动物学命名委员会(ICZN,1954)裁决才得以解决.ICZN (1954)的决议包括:将 laternaria 作为Fulgora 的模式种及将新热带区的相关种类归于 Fulgora;Fulgora 为蜡蝉科的模式属;将 Laternaria 作为无效名,并以 Pyrops 取代,其模式种为 candelaria.然而,国际动物学命名委员会的这一决议并未得到一些学者的注意.例如,Lallemand (1963)在其"亚洲及澳大利亚的蜡蝉科的订正研究"中仍将东洋区种类归于蜡蝉属 Fulgora.在我国,Fulgora 则一直被广泛使用出现在研究论文(如周尧及王思政(见周尧、王思政及黄桔,1985))、教科书(如周尧,1980;古德祥及陈振跃,1980;袁锋及张雅林,1996)及一些区系专著中 (如周尧等,1985;周尧等,1987;李子忠,1987;彭建文及周石涓,1992).最近,日本学者 Sato & Nagai (1994)又描记了东南亚蜡蝉属 Fulgora 的四个新种和新亚种,并将锥头蜡蝉 Saiva cultellata (Walker)移入蜡蝉属 Fulgora.为了澄清命名学上的这一混淆,以保持名称的稳定性,本文给出了东方蜡蝉属 Pyrops 的全部种类名录,同时建立新组合50个,恢复原有组合12个,并将 Pyrops rhli Schmidt 修订为 Pyrops ruehli Schmidt.
推荐文章
河南蝉科昆虫调查(同翅目:蝉总科)
同翅目
蝉科
新记录
河南
中国19种蜡蝉的核型研究(同翅目:蜡蝉总科)
蜡蝉总科
核型
染色体
减数分裂
中国瓢蜡蝉科一新种(同翅目:蜡蝉总科)
新种
海南尼瓢蜡蝉
同翅目
瓢蜡蝉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东方蜡蝉属PYROPS SPINOLA的名称问题(半翅目:蜡蝉总科:蜡蝉科)
来源期刊 动物分类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半翅目 蜡蝉科 东方蜡蝉属
年,卷(期) 199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0
页数 分类号 Q969.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739.1998.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爱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41 262 7.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半翅目
蜡蝉科
东方蜡蝉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分类学报
季刊
2095-6827
10-1160/Q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所C座515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3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