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从综合各种不同业务以及综合各种不同的无线通信体制的角度引入了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也是无线异步转移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的体系结构.这种体系结构试图从更低的层次上将不同的无线通信体制统一起来.在一定前提下,它试图把不同无线通信体制传输一个(或整数个)固定长度的数据包(ATM的Cell)的能力抽象成为资源块的概念,通过对资源块的控制实现灵活地访问物理介质.资源块到物理层具体传输方式的映射通过软件无线电技术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软件无线电对无线ATM提供一个物理支撑.
推荐文章
软件无线通信系统模块化体系结构的研究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
无线通信系统
面向对象设计
软件定义无线电及软件通信体系结构规范
软件定义无线电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
配置描述文件
现场级无线网络体系结构
工业控制系统
无线通信技术
现场级无线网络体系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及物理实现方法
来源期刊 通信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无线异步转移模式 体系结构 软件无线电
年,卷(期) 1998,(4) 所属期刊栏目 短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0
页数 1页 分类号 TN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36X.1998.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明 清华大学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75 574 13.0 21.0
2 王京 清华大学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79 430 10.0 18.0
3 朱健 清华大学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199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199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线异步转移模式
体系结构
软件无线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通信学报
月刊
1000-436X
11-2102/TN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路11号邮电出版大厦8层
2-676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35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54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