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倍氯米松对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的作用,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和荧光技术,观察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经倍氯米松处理后的形态变化.扫描图像分析显示,倍氯米松处理后,嗜酸粒细胞内RNA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提示倍氯米松的抗炎作用是通过调控细胞内DNA转录形成RNA,使蛋白质合成降低,细胞分泌与释放物质的作用减弱,进而使鼻部炎症缓解来实现的.
推荐文章
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常年变性鼻炎
丙酸倍氯米松
嗜酸性粒细胞
糠酸莫米松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研究
糠酸莫米松喷鼻剂
氯雷他定
小儿变应性鼻炎
白介素—10
白介素—17
生活质量
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预测血清特异性IgE的诊断价值
鼻炎,变应性,常年性
嗜酸细胞
免疫球蛋白E
鼻分泌物涂片
布地奈德对变应性鼻炎豚鼠鼻粘膜嗜酸性粒细胞及组胺的影响
布地奈德
变应性鼻炎
嗜酸性粒细胞
组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倍氯米松对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倍氯米松 变应性鼻炎 嗜酸粒细胞
年,卷(期) 1998,(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7-31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781.1998.07.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珏龙 汕头大学医学院 42 264 10.0 14.0
2 陈耀文 汕头大学医学院 85 660 10.0 23.0
3 沈志忠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38 158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倍氯米松
变应性鼻炎
嗜酸粒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半月刊
1001-1781
42-1764/R
大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277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926
总下载数(次)
33
总被引数(次)
6247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