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写作者,在谈到文章的主题时,都会遇到“意在笔先”与“意成笔后”这样一个理论问题。写作教科书、理论刊物,教学讲台上各位专家学者是众说纷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我们细一思之,却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都单纯地论及了“意在笔先”或“意成笔后”在写作上的作用,都或多或少地将写作绝对化地看成了要么“意在笔先”,要么“意成笔后”,二者仅居其一的东西,都在很大程度上忽略或忽视了二者的关系。其实,造成“意在笔先”与“意成笔后”两种观点对立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一,我们对“意在笔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意在笔先”与“意成笔后”的再认识
来源期刊 写作:中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写作者 理论问题 理性认识 主题 理论刊物 艺术形象 专家学者 感性认识 教科书 创作
年,卷(期) 1998,(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0
页数 0页 分类号 H1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莉 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 7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写作者
理论问题
理性认识
主题
理论刊物
艺术形象
专家学者
感性认识
教科书
创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写作:中
月刊
1002-7343
42-1088/H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38-395
出版文献量(篇)
1073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