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渤中坳陷断裂构造有其独有的特征,这表现在:①郯庐断裂带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负花状构造发育.②坳陷主体渤中凹陷周围主要断裂断面陡且对断,使得渤中凹陷成为"平底锅"式地堑,而不是中国东部盆地中广泛发育的箕状断陷.③耙式断裂系是渤中坳陷上第三系中广泛发育的一种独特的断裂样式,其特征为断裂密集、断面陡、断距小,是浅层油气藏的有利聚集场所.坳陷内主要断裂的长期活动控制了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促进了油气的垂向运移,形成了丰富的圈闭类型,并且对油气的保存条件也有一定的影响.总的来说,断裂带是渤中坳陷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推荐文章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新生代断裂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
黄骅坳陷
孔南地区
新生代
断裂系统
伸展与走滑作用
渤南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渤南地区
新生代
构造演化
圈闭
油气成藏
济阳坳陷东西部构造单元中-新生代断裂特征对比及其控制因素
特征对比
控制因素
中—新生代断裂
东西部构造单元
济阳坳陷
黄骅坳陷新生代断裂构造系统研究
伸展断裂
倾斜滑动断层
调节断层
黄骅坳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渤中坳陷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来源期刊 西北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渤中坳陷 新生代 断裂构造 油气聚集
年,卷(期) 1999,(3)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
字数 34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248.1999.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雄伟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5 72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5)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渤中坳陷
新生代
断裂构造
油气聚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地质
季刊
1009-6248
61-1149/P
16开
西安市友谊东路438号
52-285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80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