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经向构造带以往大多强调其挤压性与张性特征,近年发现其扭性也具普遍性.在中国西部,作者选取川滇经向构造带中的西昌一元谋断裂、南澜沧江断裂为例,综合该区广泛发育的旋扭构造、反多字型等派生构造,提出了该区经向构造带总体上呈右型扭动;在中国东部作者以山西陆台东西侧的SN向构造为例,依据其派生的多字型、旋扭构造,结合出现在东部平原区的实际现象,指出其主要为左型扭动.作者将中国经向构造的东左西右扭动,名为"竖移运动".这对于研究矿产、地震、地热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认识中国大陆总体向南的滑移运动提供了新佐证.
推荐文章
松辽盆地西斜坡构造运动强度与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
构造运动
地震泵作用
分形
松辽盆地
西斜坡
区域性南北向构造带和全球性经向构造体系
区域性南北向构造带
经向构造体系
横-竖筋带布置对地基影响的试验研究
横-竖加筋
地基
模型试验
承载力
加筋深度
加筋层数
欧亚地震带现代构造应力场及其分区特征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欧亚地震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经向构造带的竖移运动提要
来源期刊 地质力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经向构造带 竖移运动
年,卷(期) 199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4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42.1
字数 45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616.1999.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剑畏 19 36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向构造带
竖移运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力学学报
双月刊
1006-6616
11-3672/P
16开
北京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5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