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依据埕岛—胜海潜山带的取心资料,在系统观察描述岩心和综合分析地震剖面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古岩溶作用进行了全面研究,对风化壳的岩溶地貌特征、岩溶标志与特征、岩溶分带以及控制岩溶作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本区古岩溶作用发育的历史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本区构造发展历史,可将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划分为4期:第一期(加里东早期)同生—近地表成岩早期溶蚀作用;第二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风化壳期的岩溶作用;第三期(海西晚期—印支期)浅埋藏期溶蚀作用;第四期(燕山期及其后)深埋藏期溶蚀作用。这对于下一步深入研究该区的储集层特征和孔隙演化规律以及对于该区勘探区块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埕岛-胜海潜山带古喀斯特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埕岛-胜海地区
古潜山
喀斯特作用
渤海湾盆地胜海古2潜山古生界储层特征
储层特征
发育规律
控制因素
渤海湾盆地
胜海古2潜山
埕北30下古生界潜山古岩溶发育特征
潜山
古岩溶
发育模式
下古生界
埕北30
埕岛油田
济阳坳陷桩西埕岛地区古潜山下古生界储层的综合判识及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储集特征
碳酸盐岩
桩西-埕岛地区
济阳坳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埕岛—胜海潜山带的古岩溶作用
来源期刊 古地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埕岛—胜海地区 古潜山 古岩溶作用 岩溶标志 岩溶分带 溶蚀期次
年,卷(期) 199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5
页数 7页 分类号 P53
字数 5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505.1999.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会喜 5 141 4.0 5.0
2 王永诗 9 226 6.0 9.0
3 刘家铎 71 1283 23.0 31.0
4 周文 127 1368 20.0 29.0
5 孟万斌 29 480 13.0 21.0
6 杜贤樾 5 57 2.0 5.0
7 郭汝泰 5 123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00)
二级引证文献  (173)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0(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埕岛—胜海地区
古潜山
古岩溶作用
岩溶标志
岩溶分带
溶蚀期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地理学报
双月刊
1671-1505
11-4678/P
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0号石油大学
2-73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9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