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气藏储层宏观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该气藏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总结出了晚成岩B期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是与烃类气体运移相匹配的,是天然气聚集的主要储集空间;而中晚期的方解石胶结则是形成成岩封闭的关键.据此,结合储层渗透率的差异将上沙溪庙储层划分为4种类型的储渗体,其中相对高渗透体和低渗透体两种类型最具开发前景.
推荐文章
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气藏储层表征及建模
低渗透气藏
开发
储集层
地质模型
中侏罗世
四川盆地
西
新场气田沙溪庙气藏随机建模
新场气田
储集层
地质模型
参数
计算机程序
成岩作用对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影响——以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四段气藏为例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致密砂岩
储集层
物性
成岩作用
胶结作用
溶蚀作用
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以川西地区中江气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气藏为例
窄河道
致密砂岩气藏
精细刻画
富集高产模式
立体开发
水平井优化设计
优快钻井
四川盆地
中江气田
中侏罗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成岩作用对致密砂岩储层储集性的控制作用研究--以川西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气藏为例
来源期刊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成岩作用 致密砂岩 溶蚀 胶结 储渗体
年,卷(期) 1999,(2)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160
页数 分类号 P618.130.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727.1999.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彤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西南石油局研究院 1 5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191)
二级引证文献  (379)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1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2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1(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2(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3(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5(4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6(5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7(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8(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9(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2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成岩作用
致密砂岩
溶蚀
胶结
储渗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9727
51-1634/N
大16开
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62-24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4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404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