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中华稻蝗上唇-唇基区后面的形态及感受器分布.参考以前的研究方法及命名并略做修改,将中华稻蝗上唇-唇基区后面分成12个区域并按照区域的顺序对感受器的类型及分布进行描述.发现:有5种毛簇、3种角质齿、4种感受器;除毛簇A在上唇的右侧延伸较短外,毛簇和角质齿的结构类似于其他蝗虫;在4种感受器中,有两种在其他蝗虫中未见报道.
推荐文章
中华稻蝗种群遗传关系研究
中华稻蝗
形态学
染色体结构
分子标记
种群遗传学
蝗总科7种昆虫下颚须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蝗总科
下颚须
感受器
扫描电镜
日本稻蝗、中华稻蝗和赤胫伪稻蝗地理种群的RAPD遗传分化研究
日本稻蝗
中华稻蝗
赤胫伪稻蝗
RAPD分析
遗传分化
东亚飞蝗触角感受器的外部形态及分布
东亚飞蝗
触角感受器
类型
外部形态
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华稻蝗上唇-唇基区后面的形态学及感受器分布的研究
来源期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中华稻蝗 上唇-唇基区 形态学 感受器
年,卷(期) 1999,(3)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6-249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46
字数 4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274X.1999.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升全 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52 254 10.0 13.0
2 郑哲民 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432 2827 22.0 3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华稻蝗
上唇-唇基区
形态学
感受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74X
61-1072/N
大16开
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
52-10
19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5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113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