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者在整理福建省蚜虫标本时,发现长管蚜亚科5新种和一新亚种: 蛇莓中钉毛蚜Chaetosiphon anguifragum Zhang et Qiao,sp.nov.,红声小长管蚜Macrosiphoniella erythraea Zhang et Qiao,sp.nov.,多指瘤蚜Matsumuraja polydactylota Zhang,sp.nov.,龙栖山大指蚜Meguroleucon longqishanense Zhang et Qiao,sp.nov.,西洋参囊管蚜Rhopalosiphoninus latysiphon panaxis Zhang,ssp.nov., 龙栖山瘤头蚜Tubercephalus longqishanensis Zhang et Qiao,sp.nov..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蛇莓中钉毛蚜,新种Chaetosiphon anguifragum Zhang et Qiao,sp.nov.,正模:无翅孤雌蚜,No.9835-1-1-1,1991-04-23, 福建省(将乐龙栖山1620m),寄主: 蛇莓Duchesnea indica, 张万玉采.新种与小中钉毛蚜C.minor(Forbes)和草莓中钉毛蚜C.fragaefolii(Cockerell)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不同在于: 触角末节鞭部为基部2.63倍(后两者:4.00倍), 腹部背片无侧毛(后者:有侧毛), 腹部背片中、缘毛较长(前者:通常均很短).红声小长管蚜,新种Macrosiphoniella erythraea Zhang et Qiao,sp.nov.,正模:无翅孤雌蚜,No.7511-1-2-1,1982-04-22, 福建省(武夷山1500m),寄主: 蒿类Artemisia sp.,钟铁森采集; 副模:1只无翅孤雌蚜和3只无翅若蚜,No.7511,其他同正模.新种与M.myohyangsani Szelegiwicz较近似, 不同在于:活体红色(后者:绿色), 触角黑色(后者:触角节Ⅰ~Ⅱ淡色), 尾片淡色(后者:黑色), 原生感觉圈无睫(后者:有), 尾片有毛至少35根(后者:尾片毛很少).多指瘤蚜,新种Matsumuraja polydactylota Zhang,sp.nov.,正模:无翅孤雌蚜,No.9847-1-2-1,1991-04-28, 福建省(将乐龙栖山1620m),寄主未知, 张万玉采; 副模:5只无翅孤雌蚜,No.9847,其他同正模.新种与M.rubi(Matsumura)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不同在于:腹部背片中突最长者为触角节Ⅳ1.35~1.50倍(后者:等长).龙栖山大指蚜,新种Meguroleucon longqishanense Zhang et Qiao,sp.nov.,正模:无翅孤雌蚜,No.10080-1-2-1,1991-04-21, 福建省(将乐龙栖山1620m),寄主: 堇菜Viola verecunda, 张万玉采; 副模:1只无翅孤雌蚜,No.10080,其他同正模.新种与该属模式种M.codonopsicola Miyazaki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不同在于:触角节Ⅲ淡色, 端部黑色(后者:节Ⅲ全部黑色), 头背毛长于触角节Ⅲ最宽直径(后者:短于), 触角节Ⅲ~Ⅵ长度比例:94,65,57,21 +102(后者:84,47,36,17+46), 喙节Ⅳ+Ⅴ长为基宽3.60倍(后者:2.00倍), 为后跗节Ⅱ1.20倍(后者:0.70~0.80).西洋参囊管蚜,新亚种Rhopalosiphoninus latysiphon panaxis Zhang,ssp.nov.,正模:无翅孤雌蚜,No.10051-1-1-2,1991-04-15, 福建省(将乐龙栖山1620m),寄主: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张万玉采; 副模:1只无翅孤雌蚜,No.10051,其他同正模.新亚种与指明亚种不同在于:后胸独立(后者:后胸与腹部背片愈合),额瘤外倾(后者:不外倾), 中额瘤明显(后者:几乎不显), 体长2.425mm (后者:1.800~2.260mm).龙栖山瘤头蚜,新种Tubercephalus longqishanensis Zhang et Qiao,sp.nov.,正模:无翅孤雌蚜,No.9587-1-1-2,1991-04-14, 福建省(将乐龙栖山1620m),寄主: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张万玉采集; 副模:4只有翅孤雌蚜,No.9587,其他同正模.新种与樱桃瘤头蚜T.higansakurae(Monzen)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不同在于:寄主植物为白菜 (后者:樱桃), 喙节Ⅳ+Ⅴ为后跗节Ⅱ0.73~1.00倍(后者:1.40~1.60倍), 尾片长为基宽1.29倍(后者:1.00倍).
推荐文章
中国蚜外茧蜂属Praon Haliday一新种记述(膜翅目:蚜茧蜂科)
蚜茧蜂科
蚜外茧蜂亚科
蚜外茧蜂属
新种
中国
中国蚜科萎管蚜属一新亚属及一新种(同翅目:蚜总科)
蚜科
萎管蚜属
天池蚜亚属
新亚属
新种
中国
中国簇毛蚜小蜂属及一新记录种(膜翅目:蚜小蜂科)
簇毛蚜小蜂属
安簇毛蚜小蜂
中国
新记录种
中国蚜小蜂属2新记录种记述(膜翅目:蚜小蜂科)
小蜂总科
蚜小蜂亚科
蚜小蜂族
寄生蜂
昆虫分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福建省长管蚜亚科五新种和一新亚种(同翅目:蚜总科:蚜科)
来源期刊 动物分类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蚜科 长管蚜亚科 中钉毛蚜属 小长管蚜属 指瘤蚜属 大指蚜属 囊管蚜属 瘤头蚜属 新种 新亚种
年,卷(期) 199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4-314
页数 11页 分类号 Q969.3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739.1999.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广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82 1172 18.0 33.0
2 乔格侠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96 770 16.0 2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蚜科
长管蚜亚科
中钉毛蚜属
小长管蚜属
指瘤蚜属
大指蚜属
囊管蚜属
瘤头蚜属
新种
新亚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分类学报
季刊
2095-6827
10-1160/Q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所C座515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3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