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历代治理黄河的工程活动,都着眼于治水,而忽视了治沙,以致黄河逐渐成为地上悬河和黄淮海平原的分水岭.这既改变了我国第一大平原的原生地质环境,又在近800余年来建造了面积达10000km2以上的渤海、黄海三角洲和苏北滨海平原的新的地质环境.此文根据历史事实,建议改变传统的治黄观念,应该重视黄河泥沙这一宝贵财富,有目的、有计划地,而不是任其自然地将黄河泥沙引到适宜的地区填海造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泥沙无穷,黄河搬运日久天长,较之挖山填海,优越无比.该文认为黄河泥沙造陆的理想地区是苏北的黄海之滨,而不是渤海.渤海面积狭小,又是我国的内海.以黄河泥沙填于渤海指日可待,而渤海变陆,对华北、东北的气候、水文、环境等都十分不利.
推荐文章
对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相关探讨
黄河
水利工程管理
重要性
原则
改进措施
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探讨
黄河水利
工程管理
重要性
措施
黄河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的探讨
黄河
水利工程
管理与维护
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黄河水利
水利工程
养护
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古代黄河水利工程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来源期刊 地质力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黄河 治水 治沙 填海造陆
年,卷(期) 199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5
页数 5页 分类号 X141
字数 43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616.1999.03.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
治水
治沙
填海造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力学学报
双月刊
1006-6616
11-3672/P
16开
北京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5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