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几种不同种类和来源的杂多酸进行了实验筛选,对杂多酸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进行了实验测定.研究表明,杂多酸脱硫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但实际过程中单一的杂多酸体系再生过程非常缓慢,难以实用;钒类化合物能够加速杂多酸的再生,两种钒类化合物对再生过程的催化性能相近.在实验条件下,HPA分子中的Mo(Ⅵ)至少会转变为Mo(Ⅳ),很大可能会转变为Mo(Ⅲ).
推荐文章
脱硫新工艺--结晶硫法(CrystaSulfSM)
脱硫
结晶
CrystaSulfSM
烟道气脱硫新工艺
烟道气
脱硫
脱碳
碳化砖
物理法低煤阶煤脱硫新工艺
褐煤
低煤阶煤
煤的脱硫
磁分离
低温碳化
碱性选硫新工艺
碱性选硫
酸性水
锰污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杂多酸脱硫制硫新工艺
来源期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杂多酸 脱硫 硫回收 硫化氢
年,卷(期) 1999,(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624
字数 24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96X.1999.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睿 石油大学化工学部 5 98 5.0 5.0
2 鲍晓军 石油大学化工学部 16 195 10.0 13.0
3 魏伟胜 石油大学化工学部 5 82 4.0 5.0
4 石冈 石油大学化工学部 5 7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79)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6(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7(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9(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5(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多酸
脱硫
硫回收
硫化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双月刊
1006-396X
21-1345/TE
大16开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1号
8-26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6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