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比较研究了中亚热带红壤低丘岗地几种主要旱坡地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土流失、养分循环和平衡特征、土壤养分消长动态及空间分异,结果表明:水土流失是红壤旱坡地生态系统养分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固体径流具有养分富集现象,速效养分损失以地表径流为主,水土流失养分损失量大小顺序为:有机碳>全钾>速效钾>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磷;免耕覆盖和垄作能显著减少水土流失及养分损失量;红壤旱地淋溶也是养分,尤其是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在养分平衡有盈余状况下,土壤养分水平是可以逐步提高的,其中,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提高的速度较快,土壤全氮、有机质和全磷也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复合农林系统中,土壤养分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农作物区域由于养分投入较高,土壤养分水平明显高于林木区域.
推荐文章
环渤海低平原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研究
农田生态系统
土壤肥力
养分循环
养分平衡
施肥技术
黄土高原旱塬农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特征
长武试区
DNDC模型
麦田生态系统
C、N循环
农田生态系统养分迁移转化与优化管理研究
农田生态系统
养分
迁移
转化
优化管理
环境
江汉平原农田生态系统B素循环及平衡分析
江汉平原
农田生态系统
B素
输入输出
平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壤旱坡地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红壤 旱坡地生态系统 水土流失 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变化
年,卷(期) 199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5-341
页数 7页 分类号 S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1999.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斌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01 3903 35.0 56.0
2 张桃林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03 5234 42.0 70.0
3 王兴祥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96 2342 25.0 4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壤
旱坡地生态系统
水土流失
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