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追肥时期试验研究表明:苗期追肥,初花期植株的全氮、全磷含量明显增加,明显促进中部节间和所有各节位叶柄、叶片的生长;初花期和开花后10d追肥,鼓粒期全氮、全磷含量明显增加,促进上部节间和中上部节位各叶柄、叶片的生长;开花后20d追肥对植株的促进作用降低;开花后30d追肥无促进作用;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着追肥时期的后延而增加,开花后20d达到最高(45.47%);不同时期追肥以初花期增产幅度最大,比CK增产24.2%,达极显著水平,其次为开花后10d,增产15.6%.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养分吸收特点和株型变化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得出,夏大豆最佳追肥时期为初花期至开花后10d.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追肥时期对夏大豆植株养分和株型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豆 施肥 株型 植物营养
年,卷(期) 1999,(Z1) 所属期刊栏目 植保·土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16
页数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78-1752.1999.Z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双进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27 314 9.0 17.0
2 张孟臣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39 691 13.0 26.0
3 杨春燕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26 354 9.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116)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1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
施肥
株型
植物营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