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广西来宾峰林平原系统经过长期演化,内部结构有序度已接近最佳状态,具有以下岩溶水文地质特征:①具有成熟的三元垂直分带;②浅层岩溶带厚约30 m,有效孔隙率2.5%,调蓄能力强;③中层岩溶带厚约70 m,未充填洞穴发育,有效孔隙率1.5%,侧向水流通畅;④水位动态平缓,过程曲线主要反映降雨的季节变化;⑤含水层的疏干和回灌易于实现.基于上述特点提出利用地下空间调蓄径流的构想,其基本思路是在枯水季节抽取超过天然径流量的地下水,形成人工降落漏斗,以获得需要的水资源量;雨季通过天然回灌,把调节库容重新充满.此法可作为峰林平原区治旱调蓄的新手段.
推荐文章
峰林平原区含水层特征与地下水开发——以广西来宾峰林平原区为例
峰林平原
岩溶含水层
地下水开发
定井技术
不同类型含水层中的抗生素污染特征及成因研究
抗生素
孔隙含水层
岩溶含水层
污染特征
水化学特征
跨边界含水层问题研究
跨边界含水层
地下水资源
和谐社会
基于COP法的神头泉域岩溶含水层脆弱性评价
COP法
神头泉域
岩溶水
脆弱性
GIS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峰林平原区岩溶含水层特征与调蓄功能
来源期刊 中国岩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峰林平原 岩溶水 地下水库调蓄广 西来宾
年,卷(期) 1999,(1)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7
页数 9页 分类号 P64
字数 56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810.1999.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之淦 2 50 2.0 2.0
2 陈伟海 2 5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492)
199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5(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09(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0(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2(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3(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4(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5(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16(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7(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8(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9(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峰林平原
岩溶水
地下水库调蓄广
西来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岩溶
双月刊
1001-4810
45-1157/P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研究所
33543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