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单产7500kg.hm-2以上的扬麦158高产株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麦高产株型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 与中、低产株型相比,小麦高产株型的剑叶中异戊烯基腺苷(iPA)、玉米素(ZR)、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含量显著高,ABA含量显著低,剑叶光合强度与iPA, ZR, IAA和GA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高产株型剑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丙二醛(MDA)含量低,剑叶光合强度与SOD, POD活性呈正相关,与MDA含量呈负相关; 高产株型籽粒中iPA, ZR, IAA和GA3含量高, ABA含量低,籽粒胚乳细胞数与花后7d籽粒中iPA, ZR,IAA和GA3含量呈正相关,与ABA含量呈负相关,粒重与花后21d籽粒中iPA, ZR, IAA和GA3含量呈正相关,与ABA含量呈负相关; 高产株型的籽粒有较高的胚乳细胞数和粒重.
推荐文章
旱地小麦理想株型研究进展
旱地小麦
理想株型
演变
研究进展
冬小麦不同株型品种光谱响应及株型识别方法研究
小麦
株型
冠层光谱
覆盖度
植被指数
叶面积指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高产株型的生理特性
来源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株型 生理特性
年,卷(期) 199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6
页数 分类号 S51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824X.1999.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新开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117 2756 28.0 50.0
2 封超年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83 2165 24.0 45.0
3 郭文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131 3077 29.0 52.0
4 彭永欣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56 1839 22.0 42.0
5 何建华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2 15 1.0 2.0
6 马光辉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3 7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2)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株型
生理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7-824X
32-1472/N
大16开
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28-48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1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