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修订后刑法将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界定为抢劫,旨在从重打击携带凶器的犯罪,实践中,如何准确理解凶器的内涵,认定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以及充分把握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被告人定罪、量刑有着重大意义。一、“凶器”的定义‘汹器”,常见的有匕首、折叠刀、三棱刀等。携带凶器抢夺具有很强的暴力胁迫性,立法者将该行为界定为抢劫,也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理由:1.携带“凶器”抢夺,是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与抢劫罪(特指携带凶器抢夺)的竞合;2.携带‘必器”抢夺不仅侵犯公民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同时也侵犯公民健康权;3携带凶器抢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事处罚。何为本罪“凶器”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认定“携带凶器抢夺”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期刊 律师世界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携带凶器抢夺 被告人 抢劫罪 被害人 凶器认定 定罪处罚 犯罪数额 行为人 抢夺罪 抢夺行为
年,卷(期) 199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D926.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携带凶器抢夺
被告人
抢劫罪
被害人
凶器认定
定罪处罚
犯罪数额
行为人
抢夺罪
抢夺行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律师世界
月刊
1004-0064
42-1154/D
16开
武汉市武昌区洪山侧路22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9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1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