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实验中合成了两个末端以萘标记的聚醚化合物.利用低密度聚乙烯的非晶微区作为微反应器,将这些化合物置于微反应器中,所用的浓度为每一个微反应器中最多放置一个底物分子,从而阻止了分子间的反应,促进分子内的反应.光照这种聚乙烯薄膜,高产率地合成了大环化合物.将这种薄膜单向拉伸5倍,反应速度增加了1.4倍.
推荐文章
大环化合物杯吡咯的研究及应用
大环化合物
杯吡咯
杯[4]吡咯
分子识别
一种新型氧氮杂大环化合物的光合成
6,6'-二甲基-4,4'-(三亚甲二氧基)-二-2-吡喃酮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大环化合物
[2+2]光环加成
光合成
含嘧啶基团的新型亲水性共轭大环化合物的合成
交叉偶联反应
共轭大环
双频那醇合二硼
5-溴-2-碘嘧啶
合成
含吡啶、噻吩环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Cu(Ⅱ)的配合行为
2,6-二溴甲基吡啶
2,5-二氯甲基噻吩
对甲基苯磺酰胺
大环化合物
合成
配合
双核配合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在低密度聚乙烯非晶微区中利用双发色团化合物分子内光加成合成大环化合物
来源期刊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光加成 末端萘标记的聚乙二醇
年,卷(期) 199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快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3-201
页数 9页 分类号 O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475.1999.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佟振合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40 88 5.0 8.0
2 吴骊珠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42 115 6.0 9.0
3 苑振宇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9)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密度聚乙烯
光加成
末端萘标记的聚乙二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双月刊
1674-0475
11-5604/O6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 中科院理化所
2-383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3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