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燕山地区蓟县剖面铁岭组条带状燧石进行Ar-Ar阶段加热实验,获得一个马鞍形年龄谱.通过对各温度阶段K、Ca、Cl质量分数及Cl/K、Ca/K比值变化特征的分析,笔者认为马鞍形谱线左侧视年龄的变化与燧石中流体包裹体含过剩Ar有直接关系;而右侧的变化则与燧石晶格中过剩Ar的释放有关.马鞍形谱线往往意味着样品含过剩Ar;但含过剩Ar的样品不一定都呈马鞍形.当燧石纯度很高,加热阶段划分得很细时,马鞍形谱线中温区间最小视年龄具有某种年代学意义.
推荐文章
40Ar-39Ar同位素定年方法研究进展
40Ar-39Ar法
同位素定年
地质应用
研究进展
云南武定迤腊厂铜矿含矿石英脉40 Ar-39Ar年龄及其意义
武定
迤腊厂式铜矿
40Ar-39Ar同位素年龄
晋宁期
新疆西准噶尔卡拉岗组火山岩40Ar-39Ar年龄
40Ar-39Ar年龄
早二叠世
火山岩
新疆西准噶尔
砂岩储层自生伊利石40Ar-39Ar定年技术及油气成藏年龄探讨
油气成藏年龄
40Ar-39Ar法
自生伊利石
珠江口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燧石40Ar-39Ar马鞍形年龄谱形成机制探讨--以蓟县剖面铁岭组燧石为例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蓟县剖面 铁岭组 燧石 Ar-Ar定年 马鞍形年龄谱
年,卷(期) 1999,(4) 所属期刊栏目 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开放研究实验室成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367
页数 分类号 P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3021.1999.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松山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7 245 5.0 7.0
2 裘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5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92)
二级引证文献  (86)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蓟县剖面
铁岭组
燧石
Ar-Ar定年
马鞍形年龄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