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时胆汁粘度的动态变化,为胆结石成因提供线索,为临床提供更合理的治疗计划.方法 30例T管引流的连续病员,用NX3型毛细玻管粘度计测定相对粘度,并对胆汁作需氧、厌氧培养和菌落计数.结果有菌胆汁粘度明显高于无菌胆汁,但与细菌量的多少无关.有菌胆汁中粘度明显大于术后各天,后随引流时间而逐渐下降,至6天后趋于稳定并接近正常.有菌胆汁菌落量在术后2周内不随引流时间增加而变化,直到术后第3周菌落量才有显著减少.结论有菌胆汁粘度升高,但细菌并非直接因素.胆汁中的细菌和粘度升高在胆管结石形成中起协同作用.T管引流能有效地降低胆汁粘度,而胆汁中细菌量在引流术后第3周才有显著减少,临床2周时拨除T管细菌可潜伏下来,对胆管炎和胆管结石的复发可能起作用.
推荐文章
黄牛植黄期间胆道压力与胆汁粘度的关系
黄牛
培植牛黄
胆道压力
胆汁粘度
242例胆道手术患者胆汁成分与胆石成因研究
胆结石
胆汁成份
胆石成因
胆汁透声度与胆汁粘度变化的相关研究
胆囊结石
超声
直方图
胆汁粘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胆道感染与胆汁粘度变化关系的探讨
来源期刊 肝胆胰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胆道感染 胆汁粘度
年,卷(期) 1999,(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1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38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954.1999.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继见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65 250 9.0 12.0
2 高根五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60 497 13.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胆道感染
胆汁粘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肝胆胰外科杂志
月刊
1007-1954
33-1196/R
大16开
浙江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同心楼601室
3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76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