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节段室壁厚度变化(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室壁厚度之差)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分析31例冠心病和11例正常对照组的MR电影,判断MR电影对冠心病的检测率.结果: 正常对照组心肌各室壁厚度变化一致(P>0.05),缺血和梗塞心肌节段室壁厚度变化明显小于正常心肌(P<0.05).室壁厚度变化减小(<2mm)对梗塞和缺血心肌节段的检测敏感性为88.14%和53.85%,特异性为94.17%和100%;结合室壁动态运动将其敏感性可提高到91.18%和61.54%;室壁厚度变化减少对梗塞和缺血患者病变冠状动脉的检测敏感性为66.67%和57.14%,特异性为91.67%和92.30%.其敏感性心肌梗塞组与左心室造影相仿,心绞痛组高于左心室造影(28.57%).结论: 节段室壁增厚变化是MRI诊断冠心病病变心肌节段和病变冠状动脉较为敏感、可靠的指标.
推荐文章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效果评价
心脏超声
冠心病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诊断效果
应用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研究
冠心病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动脉造影
心脏B超
临床价值
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研究
心脏B超
冠心病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脏节段性室壁厚度变化在冠心病MRI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期刊 临床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心病 室壁厚度变化 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1999,(2) 所属期刊栏目 胸部放射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8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30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324.1999.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康荣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46 670 15.0 24.0
2 陈祖望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19 258 10.0 16.0
3 沈继章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11 156 7.0 11.0
4 施裕新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 21 98 5.0 9.0
5 王佩芬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 1 4 1.0 1.0
6 陈财忠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 1 4 1.0 1.0
7 黄刚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心病
室壁厚度变化
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1-9324
42-1187/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38-5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20
总下载数(次)
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