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浙江地跨华南造山带不同构造单元的特殊部位,有着多类型、多旋回造山带结构构造演化历史,如浙西南-闽北地区主体就是武夷造山带.作为原地矿部新一轮地质填图调查工作,即在多旋回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区进行1∶20万填图,以活动论和探索大陆动力学为指导思想,旨在着重表现造山带的结构、形成、演化及其大地构造的基本特点,尤其侧重于其造山过程和现今造山带的三维结构.在造山带开展不同目的、不同尺度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和填图,正确恢复或解释多旋回造山带中构造岩片的裂解、拼合历史,对于探索以大陆动力学等若干新的地质科学体系极为重要.
推荐文章
秦岭造山带泥盆系(陕西段)主要金矿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
秦岭泥盆系
层控金矿床
地球物理异常
地球化学异常
找矿标志
华夏古陆的地球物理场信息
华夏古陆
地质信息
地球物理场信息
古陆核(块)增生
中央造山带东段岩石圈的构造格架
岩石圈结构
超高压变质带
大别-苏鲁
东秦岭
地球物理调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武夷造山带地球物理表征
来源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造山带 多旋回 地球物理
年,卷(期) 1999,(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9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31
字数 60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849.1999.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郦逸根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造山带
多旋回
地球物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技通报
双月刊
1000-7849
42-1904/P
大16开
湖北省武昌鲁磨路388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