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单个雌蛾性信息素腺体分析技术对枣镰翅小卷蛾Ancylis sativa Liu雌蛾性信息素的组分和组分间的精确比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枣镰翅小卷蛾雌蛾的性信息素系统由二个顺反异构体组分组成,即反-9-十二碳烯醋酸酯(E9-12:Ac)和顺-9-十二碳烯醋酸酯(Z9-12:Ac)组成,E9-12:Ac与Z9-12:Ac的比例为6.5:3.5;雌蛾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具有时辰节律性,在光周期14L:10D、温度为21℃时,性信息素产生的高峰期为进入黑暗期6.5 h;不同日龄雌蛾产生的性信息素有差异,1日龄最低,2日龄最高,3~5日龄居中,不同日龄雌蛾产生的性信息素组分间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对3个世代雌蛾产生的性信息素的量及组分间的比例的研究表明,越冬代含量最高,为(10.1±7.0)ng/头,第2代为(9.5±4.6)ng/头,第1代仅为(1.4±1.0)ng/头,3个世代性信息素组分间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在63.1%~64.3%(E)范围内.
推荐文章
黄斑长翅卷蛾性信息素研究进展
黄斑长翅卷蛾
性信息素
研究进展
果树害虫
枣镰翅小卷蛾雄蛾对性信息素的行为反应
枣镰翅小卷蛾
性信息素
风洞
行为反应
黄斑长翅卷蛾性信息素测报与诱捕作用研究
黄斑长翅卷蛾
性信息素
预测预报
田间诱捕
用性信息素诱捕法防治槐小卷蛾研究
槐小卷蛾
性信息素
诱捕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枣镰翅小卷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枣镰翅小卷蛾 性信息素 化学通讯系统
年,卷(期) 199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0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6
字数 33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4-6296.1999.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家纬 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46 1963 20.0 44.0
2 胡萃 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 15 189 7.0 13.0
3 李连昌 4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枣镰翅小卷蛾
性信息素
化学通讯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9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