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记述了<华夏植物区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根据中国为主体的古华夏植物区的种子植物的发展,尤其是以它的有花植物区系的发展为依据,来论证中生代华夏植物区系里的有花植物是当地起源的;而不是传统上所说的从泛北极区或古热带区传播来的.并否定了有花植物第三纪或晚白垩纪起源的说法.肯定了有花植物在侏罗纪或三叠纪就已经出现.经过20多年的争论.最终证实<华夏植物区系>的论断是正确的.
推荐文章
从华夏植物区系理论再论河西走廊植物区系
华夏植物区系
河西走廊
荒漠、半荒漠区
萍乡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植物区系
性质
特点
保护
利用
萍乡
秦岭豆科植物区系分析
秦岭
豆科
植物区系
滇中武定县种子植物区系
种子植物区系
分布区类型
武定县
云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夏植物区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期刊 生态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华夏植物区系 华夏有花植物区系起源 起源时代
年,卷(期) 199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0
页数 7页 分类号 Q941.3
字数 77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8873.1999.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宏达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0 1076 20.0 3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华夏植物区系
华夏有花植物区系起源
起源时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科学
双月刊
1008-8873
44-1215/Q
16开
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