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332头奶牛孕酮含量变化周期的分析,获得孕酮谷点超前、居中和滞后3种模式,其排卵对应有超前、适中和延缓3种.这3种模式的奶牛情期受胎率分别为19.2%,63.6%和41.4%.奶牛配种后,怀孕和未孕对孕酮含量变化有影响:怀孕牛,配种后从孕酮谷点至第14天孕酮含量有提高(P<0.05),特别是第14天提高更显著(P<0.01);未孕牛,配种后除谷点处孕酮含量较一致外,其余各处平均值都下降(P<0.05).
推荐文章
对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思考
繁殖率
影响因素
技术措施
奶牛
奶牛繁殖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奶牛
繁殖率
影响因素
营养
饲养管理
环境
提高措施
生产性能
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技术要点
奶牛
繁殖率
记录
影响特种野猪繁殖率的因素及对策
特种野猪
繁殖率
饲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奶牛奶中孕铜含量变化模式及其对繁殖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畜牧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奶牛 孕酮 配种 繁殖率
年,卷(期) 1999,(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6
页数 分类号 S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7033.1999.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美文 浙江农业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3 27 2.0 3.0
2 王旻子 浙江农业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奶牛
孕酮
配种
繁殖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畜牧杂志
月刊
0258-7033
11-2083/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院56号楼1层101、102
82-147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9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28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