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表明,用人工卵繁殖的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对夏玉米田2~3代玉米螟均有较好的控害效果.放蜂区校正卵粒寄生率为65.44%~68.16%;百株玉米蛀孔数和雄穗被害较对照分别减少66.67%~70.37%和73.33%~80.00%.防治玉米雌穗上棉铃虫的效果,螟黄赤眼蜂要明显好于松毛虫赤眼蜂(20.0%),虫口减退率达71.1%.另外还研制了适合人工卵赤眼蜂田间放蜂的放蜂器,出蜂率达90%以上.
推荐文章
三种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田间控害效果比较
赤眼蜂
二化螟
寄生
田间效果
甘蓝夜蛾赤眼蜂对几种重要农业害虫寄主卵的选择性
甘蓝夜蛾赤眼蜂
寄主选择性
生物防治
利用荧光观测明确载球孢白僵菌松毛虫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控增效作用
松毛虫赤眼蜂
球孢白僵菌
亚洲玉米螟
绿色荧光蛋白
可持续防控
寄主密度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及繁衍能力的影响
玉米螟赤眼蜂
寄主密度
寄生
繁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卵赤眼蜂对玉米害虫的控害效果
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防治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人工卵 赤眼蜂 玉米害虫 控害效果 放蜂器
年,卷(期) 199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99
页数 3页 分类号 S476.3
字数 18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5-9261.1999.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毅 山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64 1439 21.0 28.0
2 张安盛 山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12 950 18.0 26.0
3 冯建国 山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8 240 11.0 15.0
4 陶训 山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6 58 4.0 6.0
5 张成伟 1 22 1.0 1.0
6 崔元英 1 2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4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7(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2(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卵
赤眼蜂
玉米害虫
控害效果
放蜂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双月刊
2095-039X
11-5973/S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
2-50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83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