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旨在探讨持续性第一肝门阻断是否有细菌移位发生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第一肝门阻断后不同时相组织中131I标记大肠杆菌的检测;肠组织血流量测定;门、腔静脉内毒素,门脉PO2测定;肠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第一肝门阻断15 min即有细菌移位发生,各组织中标记大肠杆菌的每分钟脉冲数随着肠组织损伤程度的加剧,肠组织血流量,门脉PO2的下降,门、腔静脉内毒素水平的升高而进行性上升.结论:第一肝门阻断15 min即有细菌移位发生.推测细菌移位是肠组织血流量、门脉PO2下降,内毒素血症致肠屏障功能受损协同作用的结果.
推荐文章
肝切除术中不阻断肝门血流的动物实验研究
肝切除术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门阻断后细菌移位和门静脉血中内毒素变化的研究
内毒素类/血液
集落计数,微生物
细菌移位
门静脉
肠粘膜/病理学
肝门阻断对大鼠肠道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肝门阻断
细菌移位
内毒素血症
肝硬化
第一肝门的腹腔镜肝脏手术入路解剖学研究
腹腔镜
第一肝门
肝门静脉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第一肝门阻断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第一肝门阻断 细菌移位 内毒素 门脉氧分压
年,卷(期) 1999,(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33.4
字数 30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852.1999.0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亚魁 湖北医科大学附二医院普外科 17 79 5.0 8.0
2 潘定宇 湖北医科大学附二医院普外科 2 2 1.0 1.0
3 史海安 湖北医科大学附二医院普外科 23 128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第一肝门阻断
细菌移位
内毒素
门脉氧分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