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39年重庆“五三”、“五四”大轰炸后出版发行的《重庆各报联合版》,自5月6日发刊起,至8月12日停刊,总共出版3个月零7天,计99期。它的出版发行,既是当时特殊的政治军事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战时中国新闻界团结奋斗、同仇敌忾、共同对敌的历史见证。一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的迁都重庆,东部沿海各发达地区的机关、工厂、学校、团体及新闻单位等纷纷迁至重庆。此中,继陈铭德主办的南京《新民报》最早迁重庆出版发行后,先后迁至重庆的各大报有:从上海迁渝出版发行的《时事新报》,从首都南京迁渝的《中央日报》,从武汉迁渝的《大公报》、《扫荡报》及《新华日报》等,它们与重庆原有的《新蜀报
推荐文章
重庆陪都时期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再利用探索
重庆
陪都时期
工业遗产
发展模式
重庆邮路口岸特殊物品监管模式初探
重庆邮路口岸
特殊物品
监管模式
重庆市城镇化的特殊性分析
重庆
城镇化
特殊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特殊时期的《重庆各报联合版》
来源期刊 民国春秋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新华日报》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重庆 特殊时期 大轰炸 联合委员会 出版发行 《大公报》 战时中国 国民政府
年,卷(期) 199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K25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华日报》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重庆
特殊时期
大轰炸
联合委员会
出版发行
《大公报》
战时中国
国民政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民国春秋
双月刊
1006-592X
16开
南京中央路165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
总下载数(次)
132768
总被引数(次)
16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