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长周期波形资料反演了1997年11月8日中国西藏玛尼地区MS7.9地震的地震矩张量,用频率域里反褶积方法从P波和S波震相中分别提取了震源时间函数,并经反演依赖于方位的震源时间函数获取了断层面上破裂随时空变化的图象.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玛尼地震发震应力场的P轴和T轴均接近于水平,P轴在NNE方向(方位角29°,倾角7°),T轴在SEE方向(方位角122°,倾角23°),断层错动以走滑为主;标量地震矩为3.4×1020N.m,矩震级MW=7.6.由矩张量反演得到的震源时间函数显示,这次地震是由一次较小事件和较大事件组成的,较小事件大约持续5s,较大事件持续约10s.由余震分布可推断出玛尼地震的发震断层是走向为250°、以走滑为主的左旋-逆断层,断层面的倾角比较陡,约88°.根据反演结果计算了理论格林函数,然后用反褶积方法提取了震源时间函数.从不同台站的P波和S波中分别提取的震源时间函数一致表明这次地震破裂的时间历史比较简单,可用一宽度约10 s的正弦形的函数近似表示.进一步反演从不同台站上得到的、依赖于方位的P波和S波震源时间函数,获得了断层面上滑动的时空分布图象.从破裂的"记忆式"快照看,破裂开始于断层的西端,然后向东向下发展,总体上具有单侧破裂的特征.破裂面由3个破裂子区构成.一个在断层西端,深度约10 km("西区");另一个距断层西端约55km,深度约35 km("东区");第3个距断层西端约30 km,深度约40km("中区").3个破裂子区构成约长70 km,宽60km的破裂面.从破裂的"遗忘式"快照看,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在不同时刻断层面上发生错动的地点并不相同,显示出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具有"愈合脉冲"的特征,而且在断层面上的某些部位发生了多次错动;另一特征是最先和最后破裂的部位都不是主要的破裂区.根据标量地震矩计算了断层面上静态位错的分布,位错最高的3处(西区、东区和中区)的位错值分别为956cm,743 cm和1 060 cm.由断层面上位错的分布推知,破裂主要集中在震中以东长约70 km的断层上;从余震的分布看,震中以西余震稀疏而震中以东余震密集.这些都表明这次玛尼MS7.9地震是北东东-南西西向至近东-西向断层向东扩展的结果.
推荐文章
2003年9月27日中、俄、蒙边界Ms7.9地震震源机制及破裂过程研究
中、俄、蒙边界地震
矩张量反演
震源破裂过程
障碍体
有关1997年11月8日西藏玛尼地震震级的讨论
面波震级
大地震
震中距
玛尼地震
2009年3月19日汤加地震破裂过程快速反演
地震破裂过程
快速反演
地震应急响应
1961-2016年中国近地表大风日数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大风日数
时空格局
变化趋势
波动特征
中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97年中国西藏玛尼MS7.9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来源期刊 地震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玛尼地震 中国西藏 地震破裂 时空过程 震源时间函数
年,卷(期) 199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9-459
页数 分类号 P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782.1999.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力生 63 918 17.0 29.0
2 陈运泰 76 2318 25.0 4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3)
同被引文献  (247)
二级引证文献  (102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1(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2(2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3(3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04(3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05(6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7)
2006(5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07(10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6)
2008(8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8)
2009(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1)
201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0)
201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3)
2012(6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3(6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14(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5(5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5)
2016(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7(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8(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9(7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7)
2020(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玛尼地震
中国西藏
地震破裂
时空过程
震源时间函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学报
双月刊
0253-3782
11-2021/P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北京8116信箱)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97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