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早期阶段的种群动态及生物量研究表明,采石废弃地植被自然恢复早期阶段的群落种类组成非常简单,只有木荷、马尾松两个种;两种群的密度动态趋势为先升后降,最大密度分别出现在3龄、4龄;马尾松地上部分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木荷;群落中马尾松总生物量是木荷的12倍多,木荷分配到叶和根中的生物量比例高于马尾松,而马尾松分配到茎中的比例高于木荷.这说明在采石迹地早期演替阶段马尾松以快速生长方式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对采石迹地和砍伐迹地演替早期阶段的群落特性进行了比较,并对植被有效恢复进行了讨论.
推荐文章
废弃采石场植被快速恢复研究
采石场
植被破坏
植被恢复
遥感与地面调查的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监测评估
遥感
地面调查
废弃采石场
恢复监测
采石场废弃地的生态重建研究进展
采石场废弃地
生态重建
人工恢复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岩溶石山废弃采石场自然恢复早期的植被动态
岩溶石山
废弃采石场
自然恢复
植被动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早期阶段的种群动态及生物量的研究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废弃采石场 早期阶段 种群动态 生物量
年,卷(期) 199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548
页数 分类号 Q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希华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44 1554 19.0 39.0
2 宋永昌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56 3349 29.0 5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375)
199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07(3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08(3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09(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0(3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1(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2(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4(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5(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6(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7(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废弃采石场
早期阶段
种群动态
生物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