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供了西琛一井455.25m岩芯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古生物-古生态学的资料,论述了9属43种钙藻不同种群的化石埋藏学和造礁作用的特征、类型或模式;恢复了藻生态系统由群落演替到群落取代的演化过程,进一步指出生物演化(红藻门珊瑚藻Ae.nanhaiensis群落为绿藻门仙掌藻Halimeda群落所取代)与早中新世晚期~中中新世南海古海洋变化(海退135.51m)具有因果关系.这一结论与全球层序旋回曲线一致,但却有别于针对南海北部沉积盆地区的研究认识.
推荐文章
南沙群岛海域北康盆地生物礁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及其新近纪生物礁层序演化模式
北康盆地
中中新世
生物礁高精度层序地层学
古海洋事件
层序演化模式
西沙海域新近纪生物礁的发育演化及控制因素
生物礁
发育模式
控制因素
新近纪
西沙海域
西沙中新世藻礁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模式
宣德—永乐环礁
西琛1井
西永2井
西科1井
白云岩岩石矿物学
储层特征
白云化作用
大亚湾混凝土鱼礁和铁制鱼礁附着生物生态特征
大亚湾
附着生物
混凝土鱼礁
铁制鱼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沙中新世生物礁演化与藻类的造礁作用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中新世 西沙生物礁 钙藻 造礁作用 群落演替与取代
年,卷(期) 1999,(13) 所属期刊栏目 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5-143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23-074X.1999.13.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玉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8 556 14.0 23.0
2 许红 18 173 8.0 13.0
3 龚建明 14 134 7.0 11.0
4 章炳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5 42 4.0 5.0
5 周良勇 6 52 4.0 6.0
6 孙萍 13 280 9.0 13.0
7 勾韵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5 58 3.0 5.0
8 蔡峰 2 3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153)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2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7(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8(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新世
西沙生物礁
钙藻
造礁作用
群落演替与取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20401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